•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

    中文
    英文 日文

    【媒体报道】央企:金字招牌下的风险防控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律师事务所发布日期:2010-01-25

     

    央企:金字招牌下的风险防控
    后危机时代央企面临风险更复杂
     
    □法制日报/记者 辛红/2010-1-21
      
    年终岁尾,又到了盘点的时候。
      1月13日,民航总局公布全行业去年实现利润122亿元,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都大幅扭亏增盈。在全球民航业亏损110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民航业可谓一枝独秀。
      就在这张漂亮的成绩单公布的当天,由东航主办的“后危机时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高峰论坛”也在召开。这个论坛不仅请来了国际航空业的“大佬”GE和达美航空公司的总法律顾问,还请来了美迈斯、贝克·麦坚时、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段和段、金杜等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央企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含金量很高。”央企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但央企做大之后如何做强,如何与跨国公司对标,如何做成百年老店,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风险异常复杂
      “我们2009年是死保盈利,压力很大。”南航总法律顾问陈威华告诉记者,民航业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在后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仍然很复杂。
      “在国内市场上,民航业面临高铁的强有力竞争。根据统计,民航68.5%的比例是旅客运输,31.5%是货物运输,而公路、铁路、水运其他运输方式正相反,90%以上的比例是货运,航空公司风险密集,敏感性极高。”东航总法律顾问郭俊秀表示。
      在国际航线上,则处于明显的劣势,航空公司不仅要面对GE、空客、波音等强势供应商和国际大型航空公司,还面临着国外法律环境中所带来的反垄断、环境等方面的诉讼。
      “像发电企业一样,航空公司也是受夹板气。”航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游的租赁购买飞机,国内企业没有话语权,燃油、机场是垄断的,下游则是民航业的过度竞争,日子不好过。”
      在他看来,“2009年盈利除了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拉动以外,主要原因是燃油套保从浮亏到浮盈。”
      2008年,燃油套保事件让航空公司出现巨亏,但与燃油套保风险相比,民航业内人士认为,购买租赁飞机的风险一点也不低。
      一家航空公司的法律部负责人很有感触地说:“中国企业在采购租赁上完全处于弱势地位,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行情好时贵,行情不好时退不掉。”
      究其原因,大飞机制造商只有空客和波音两家,国内企业没有话语权,在谈判中多数采用卖方的格式合同,对条款要做出修改不容易,哪怕只是改变争议管辖地也是很难。
     
    跨国公司传经授道
      航空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着安全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疫病风险等各种风险中,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债务风险和燃料市场风险,然后是公司治理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竞争风险、安全风险。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与会的央企希望从GE和达美身上取取经。
      GE的总法律顾问PaulMcElhinney当天一再强调:“合规和诚信比公司的股价、业绩更重要。”
      事实上,此前,已有不少央企总法律顾问到GE取经,除了GE1200名的法律顾问团队让人震撼之外,GE把合规摆在首位的理念也让央企叹服。
      “GE设立了由总裁负责、高管参加的合规审查委员会,每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都要界定自己的风险,然后培训人员,管控风险,从上至下,层层落实。”Paul说,“在GE,法律顾问不仅仅是要消除风险,更要承担风险。”
      一家企业总法律顾问表示:“在理念、人才、制度等方面,国内企业与GE、达美相比都有差距,不少企业为了挣点快钱而忽视了合规。”
      对于正在与上航进行重组的东航来说,无疑最关心的是重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去年10月,达美通过同样以换股交易的方式、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北航空,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公司,这个航空公司比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加起来还要大。
      1月4日,这项交易刚刚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批准。在此次论坛上,达美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BenHirst毫不吝啬地首次公开了这桩合并案的细节。
      他表示,达美与西北航空公司合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反垄断审查。负责反垄断审查的司法部认为,合并会减少竞争,两个合并为一个会提高票价15%,三个合为两个会提高票价7%。但达美认为合并后的公司不会损害竞争,BenHirst直言:“反垄断审查机构必须重新考虑和修正他们的传统分析框架。”
      据悉,美国航空公司开发了一些模型,可以精确预测出航线整合后所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变化。经济学家使用此模型所推算出的合并后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监管当局的计算,并且测算结果显示合并为几家与票价没有任何关系。
      在达美与西北航空公司合并中,由于都是天合联盟成员,交通部对于合并还有反垄断豁免的管辖权。
      BenHirst表示,交通部主要考虑三个问题:联盟是否将大大减少或消除竞争,是否会实现重要的公共利益,反垄断豁免是否为实现利益所必须的。即使交通部发现联盟会大大减少竞争,但为了实现重要的公共利益,交通部仍有权批准,司法部的意见可以忽略。
      在合并过程中,达美还创造出独特的合并方法,很多事情准备在先。BenHirst说,“尽快确定领导层、赢得员工的支持,继续关注客户以及对业务领导者实行问责制等都是合并成功的法宝。”
     
    走出去经营风险大于交易风险
      “在相同的法律框架下,重组并购尚且如此,在央企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同的法律环境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去年刚刚完成加拿大收购的武钢集团总经理助理兼总法律顾问刘新权深有感触。
      在他看来,企业走出去就跟婚嫁一样,之前,应该全面掌握目标国的投资概况,“要了解的不是有什么优惠条件,而是有多大风险”;投资目的是为了资源、人才、规模还是获利,“了解人家为什么跟你干”;在选择交易对象上尽可能选择上市公司,“因为监管严格,能摸着底”,选择在资金、技术和背景等方面相匹配的对象,并且风险已经基本得到释放,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
      在项目实施中,在选择投资主体时要考虑相关审批的难度和时间、税务处理、是否有退出机制、业务能否整合等因素;法律文件起草中,不仅要关心“出多少钱,获得多少个董事席位”,还要注重声明和担保、违约赔偿条款以及交割条件等关键条款,甚至“名词定义”等细节。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决策前,很多企业追求“走出去”的轰动效应,投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尽职调查来不及做就签了备忘录,签了之后,又碍与面子不愿意穷尽所有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位企业总法律顾问告诉记者,谈判时,注重“求大同存小异”,一旦合作后就很有可能因小事而走向分手。
      “涉及到法律文件时,领导往往觉得搞那么啰嗦干吗,有诚意就行了。”一家企业法律部负责人说:“应知道要先小人后君子。国外的法律环境使得企业适应跨国经营,而国内,越是大企业越缺乏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调整。”
      据悉,有的国外目标公司股权架构有很复杂的路线图,但国内有的企业对此既没有设置防火墙,也没有退出机制。
      金光集团中国区法律总监许新林认为,国内企业不太注重主体架构的设定,收购什么资产、在哪上市、万一不行如何分割等等,按中国法律思维去收购会很被动。
      “谈完了,婚礼办了,过日子了,真正让人担心的风险来了。”刘新权说:“我一点也不担心交易的能力,用专业力量通常不会有重大风险,担心的是有没有运营的能力,有没有合格的人去打交道,我们的人事、分配制度准备好了吗?”
     
    风险防范是软实力
      与会人士认为,国资委成立之后,央企资产总额和利润都大幅增长,在国内外的重组并购中,央企都成了“金字招牌”。
      据悉,有的央企刚准备与国外公司谈,人还没到,国外公司的股价就连涨五个交易日,在国内,地方政府更是下大力气争夺央企投资。
      “金字招牌”能挂多久?
      东航总法律顾问郭俊秀表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必须全面扎紧篱笆。
      去年东航在央企中第一个制定应对危机防范法律风险指导意见,从合同风险、境外业务的法律监控和劳动用工管理上全面规范。
      为了全面防范合同风险,东航法律部还专门设立了合同管理中心,下设预审登记、谈判审核和履行监控三个室,希望建立对合同风险的闭环管理体系。
      中国移动法律处处长叶小忠也认为,有些条款谈判时谈得很累,实际履行中很轻易地就变了,如何及时监控履约信息很重要。
      “危机来临时,很多跨国公司借机调整结构,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激烈,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对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争夺将进一步升级,企业必须全面应对。”民航总局一位人士表示。
     
    友情链接: